内容简介
强制隔离戒毒措施具有较强的封闭性和隔离性,而社区康复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社会性,两者相互对立。这使得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由强制隔离戒毒场所返回社会时遭遇巨大落差,难以适应,在其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社会交往方式、生活方式、处理问题方式等方面,面临诸多困难。
目前虽已存在从强制隔离戒毒到社区康复的“无缝衔接”尝试,即社会工作者提前到强制隔离戒毒所内,为即将接受社区康复的对象服务,以实现从强制隔离戒毒到社区康复的顺利过渡。但这种实践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无缝”,在两种制度之间依然存在“缝隙”,导致其发挥的作用有限,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由此,本书聚焦“强制隔离戒毒与社区康复无缝衔接制度何以可能?何以可为?”,基于强制隔离戒毒与社区康复间无缝衔接的已有实践,以空间理论为基础,围绕戒毒人员从强制隔离戒毒到社区康复的空间转换时面临的社会适应问题,对强制隔离戒毒与社区康复间无缝衔接的制度建设展开探讨与研究。
作者简介
滕明君,上海电力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社会工作政策、基层社会治理。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CSSCI等中文核心期刊6篇,《建党百年来中国社会治理范式的嬗变及启示》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强制隔离戒毒与社区康复制度的理论基础与文献评述
第三章 断隔与冲突:强制隔离戒毒与社区康复的制度衔接困境
第四章 所内社区:强制隔离戒毒制度的梯度社区化
第五章 区内设所:社区康复制度的梯度强制隔离化
第六章 强制隔离戒毒到社区康复无缝衔接制度重构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附录:禁毒社会工作者访谈提纲
参考文献
后记